领导者与管理者
|
|
在美国,培养最多成功老板的不是哈佛商学院,而是西点军校。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500强企业里,西点军校培养的董事长超过1000名,副董事长2000余名,总经理、董事一级的管理干部超过5000名。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事院校之一,西点和普通学院的最大区别在于,它的最高准则不是自由,而是纪律。“报告长官:没有任何借口”,就是西点学员回答长官问题的四种标准方式之一。西点的实例说明的是,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在自由的创造力之上的,应该是服从的习惯。 聪明的领导者及管理者不是找理由,而是敢于面对问题,并寻求他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镜或是寻求专家协助。他们会思考并记取他人的经验教训,而不是模仿他人的外表行为;他们在看到他人的事情时,常会在心中思考如果是我的话,我会如何处理。他们从生活中处处学习,以培养领导者的魅力。而不称职的领导者常常以“我们过去没有经验”、“我们的资源有限”、“这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”等话语推托,缺乏领袖的养成过程,无力带领部属走出不良的环境。 所谓“管理”从中文字义上讲,是管辖和治理,其实质内容是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配置,以取得预期的效果;“领导”是引领和指导,作为汉语词汇,它有多重含义,有时指领导活动、领导过程、领导功能等等(Leading);有时指领导者(Leader);有时兼而有之,其实质内容是引导和动员人们的行为和(或)思想的过程。领导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,表现在人的方面和特征上。领导不仅是科学,而且还是艺术。 社会是延续的,现任的管理者无法等待一个全新的环境或组织,他必须承担本单位过去所发生的一切,并推动必要的改造,为组织、社会带来新的希望。怪罪历史、环境或是别人不能体谅自己的辛勤付出,或对其产生误解,这一切所反映的出来是自己的无助,或让自己继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,而无法摆脱被迫害、无助的气氛。他们仍旧活在过去历史的阴霾中,未能活在现实环境中。这些人继续扮演经验和习惯的奴隶,失去了主人的角色。 管理者应首先思考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,如果社会或上司给予多年的机会,而该管理者仍未能改善组织的环境,这主管也该下台为其无能负责。再者,员工的抱怨正是给自己改善与员工、大众关系的最佳关键时刻,可是在唯权体制或官僚作风下的领导者,不但不能反省检讨,反而抱怨、怪罪他人。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深知,与其抱怨别人不能配合,不如询问自己是否善尽了角色职责,能主动找人沟通协调。 一个领导者的魅力来自于牺牲享受,真正为员工付出,并能带给员工希望。假若领导者只会抱怨历史环境的限制或别人的不能配合,或要求别人的同情,却无力带领部属走出不良的环境,为组织塑造更好的前景、创造新的生活与世界,社会应该尽早唾弃这种无能的领导者。 我们现在有些领导者事无具细,而且事必躬亲,做了大量的与其身份不相符的“工作”,一天下来,累得够呛,却得不到员工和副手的同情。现在看来,各单位真正能被称为领导者的领导可谓“凤毛麟角”! 对领导概念的重新认识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,世界知名管理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·科特为代表。他的主要观点是: 1、领导和管理各自的主要功用不同,领导是带来变革,而管理则是为了维持秩序,使事情高效运转。 2、领导和管理两者都是完整的行为体系,而不是属于对方的一个部分。 3、领导和管理之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具体的差异,是可以进行研究和划分开来的。 不管管理的潮流如何变化,但尊重人、信任人的基本原理是不应改变的。处理好人的问题是领导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,也只有处理好人的问题,企业才能走上坦途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·彼得斯曾大声疾呼:你怎么能一边歧视和贬低员工,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! 从前领导者职位所赋予的不容挑战的权威已荡然逝去,如今的领导者应善于笼络下属,而不是控制下属。然而作为领导者,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,却不着眼于员工的深层次的感情生活,那是远远不够的。这一问题在目前中国社会中尤为突出,那些人性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对中国企业是一面永远的镜子。你让员工怎样对待顾客,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员工。 我认为“管理”和“领导”之间应存在以下关系: 第一,需要兼顾领导和管理的矛盾关系。管理的许多方面和领导是强烈对比乃至矛盾的,如"正确的事情"和"将事情做正确"、稳定和革新、循规蹈矩和独辟蹊径、维持原状和提高发展、注重目前和长远、依赖控制和激发信任等等。可见,领导注重长远和宏观、运动和发展、冒险和创新、信任和鼓舞,管理注意近期和微观、稳定和维持、安全和规矩、控制和约束。这些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注意这两方面的辩证关系,使之能够平衡。 第二,要注意领导和管理的互补性。有时管理和领导强调的方面不同,如管理强调组织结构,领导强调人力资源,管理原则和纪律,领导关注原因和革新;管理关注结果,领导关注希望。这时,领导和管理又是互补的,两方面均不可忽视。正如彼得·F·杜拉克所认为的,有效的管理者和优秀的领导者基本上相同。现代社会要求管理者和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管理,而且要善于领导。 第三,战略和战术的关系。领导这是战略家,管理者是战术家。领导者研究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的远景规划;而管理者是将这些规划付诸实施及制定如何获取更大利润的计划。 当今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应该是《致加西亚的信》一书中,总统与罗文的关系,总统发布命令,罗文执行命令。至于怎样执行,那是罗文的事。我想,我们现在所缺少的正是罗文那种敬业、服从和勤奋的精神。
|
|
|
|
|
相关专题:
|
| | 相关信息: | |  |
| | 相关评论: | |
没有相关评论
|
|
|
|